当前位置: 首页 - 【墨评】(渐茗评论) - 【渐茗简评】 - 【简评】游曳晋唐 清和雅逸 ------ 徐杰书法印象
【简评】游曳晋唐 清和雅逸 ------ 徐杰书法印象
 
添加时间:2014-11-16 19:49:46 【渐茗简评】 阅读:774 来源:admin


游曳晋唐 清和雅逸 ------ 徐杰书法印象

文/ 渐茗

       徐杰兄是我创设的玉湖书社成员之一。与其缘结于网络,神交已久,然细细数来,却发现并未真正谋面。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位兄长的品评,毕竟“字如其人”,观其字,足以见其人也。
      绍兴山阴这块土地,自然无需我再费笔墨,赘述她的人杰地灵了。徐杰祖籍并非山阴,但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三十余年,早已吸纳了山阴的氤氲之气。所以,山阴道上一路走来,徐杰自然而然有着绍兴人的从容与优雅,睿智与灵敏,以及对艺术的顶礼膜拜。或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关系,徐杰和书法艺术的缘分,在三十年前随地质系统体改定居绍兴时,便已开始了。
    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文化束缚枷锁的打破,点燃了那一代青年人热爱艺术的激情。出于对书法艺术的迫切需求及渴望,徐杰和诸多同道参加了绍兴第二届书法讲习班的学习,开启了和鲍贤伦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师生之缘。鲍老师谦和豁达的为人,精湛的书艺技巧,深深地影响了徐杰。经过将近半年的系统学习之后,徐杰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书法正脉。就这样,徐杰兄凭着一股学书热情,一头扎进墨海,游曳于晋唐法帖、汉魏碑版之间,青灯黄卷,乐此不疲。
      虽说书法是寂寞之道,徐杰兄却在那字里行间,找寻到人生乐趣。正如其所言:“追求平和的心态,尽情的挥毫泼墨,享受那种水到渠成、瓜熟蒂落的过程,真的是我人生一大乐事。”书法的喜爱,业已成为徐杰生命的承载,其变幻莫测的具有生命力的线条,使之心境为其激荡、为其沉醉。三十多年的砚田笔耕,徐杰在播种着希望,也体味到丰收的喜悦。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性权威大展,并在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获优秀提名奖,第一届(秦皇岛)全国大字书法艺术展获三等奖。2012年还获得了绍兴市第十二届鲁迅文学艺术奖百花奖。面对诸多荣誉,徐杰兴奋之余,表现出更多的淡定。他把书法当成是人生修炼的一种方式。三十年的操瓢临池,人生追求和感悟,最终都通过笔端,心性流淌而出,精神上也因之得以净化和升华。
       和大多数同道一样,徐杰学习书法走的也是传统一路。先于《张猛龙碑》稳扎根基,后于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与《圣教序》临习多年,间涉汉隶、小楷。用功最勤的当属苏黄米蔡、晋唐经典行草书及王铎为代表的明清大幅巨制。行草书已成为徐杰目前最为擅长的体式。魏晋及唐宋一脉的行草书,总是法度和烂漫情怀的诗意结合,他既需要作者能够有效地继承传统经典的笔墨技法,更应注重运笔过程的生动与精微、注重个体所表现的真如与萧散韵致。在简静中追求平和蕴藉,在迅猛间用笔得以爽利。无疑,徐杰很好地把握了晋唐行草书这种用笔与结字特点,深得晋唐书法的精要。在他的笔下,线条的快慢枯涩和墨色的晕润变化,无不浸淫着个体独有的审美情趣,他将自己的情感思绪揉碎了,幻化于黑白的线条世界之中。所以,观其书法,似乎有一种逸气,如翩翩君子,清风徐来,墨华四溢。当然,要达到这样一种化境,并非易事,这和徐杰学习书法善“悟”是分不开的。“如何在浅显易懂的基本技法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书方法和切入点,发现羁绊自己停滞不前的问题所在,并不时加以纠正,对症下药”,徐杰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,并努力在践行着。有着优秀的师承,正确的方法及善悟的天分,加之辛勤的耕耘,徐杰在书法上的成功,已经是必然之事了。
       “追求神采,抒写性灵,融进自己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,写出格调高古真情至性的作品,是每位书家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。”徐杰给自己的书法确定了这样一个高度和目标。这个高度和目标既涵盖了书法的传统格局,又注入了现代审美意识,并渐趋最终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,徐杰正向着这个彼岸靠近,我期待并祝福他。
渐茗甲午正月于玉山草堂。

(本文作者:杨建民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、湖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、“浙江书画网”站长总编、玉湖书社创始人)

 




 
 
 
关于我们 | 请您留言 | 联系方式 | 友情链接 | 作品润例
杨建民(渐茗)全球个人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:浙江书画网 玉湖书社
 
渐茗新闻动态 渐茗艺术年表 渐茗影像记录 渐茗诗稿 渐茗书法 渐茗习画 渐茗篆刻 渐茗编辑出品物 渐茗相关评论